金秋時節,湖北省宜昌市大老嶺保護區,楓葉漫山紅遍,層林盡染;枝江金湖國家濕地公園,水清草茂,候鳥云集;秭歸田地里臍橙金黃,果園飄香。
宜昌是三峽工程、葛洲壩工程所在地,為長江流域的重要生態屏障。宜昌素有“綠色寶庫”美稱,全市林業用地面積153.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8.59%。2021年,宜昌全面推行林長制,走出一條綠色發展新路子,呈現出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發展新格局。
增強巡林實效
市級縣級林長至少每季度開展一次巡林,鎮級村級林長至少每月開展一次巡林,是宜昌的規定動作。林長們深入基層現場,或調研部署,或督促指導,或解決實際困難,成了林業保護發展的“領頭雁”。
林業基層隊伍青黃不接、人才奇缺,一直是近年來制約五峰縣林業發展的瓶頸問題。該縣總林長在巡林中了解情況后,迅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辦法,確定與高校合作模式解決人才問題。今年5月該縣與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簽訂合作協議,以“定制培養、定額補助、定向就業”方式培養林業技術人才,計劃3年至少培養60名五峰籍林學類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每名學生每年還可享受學費和生活費補助1萬元。
近年來,秭歸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豬數量持續增加。莊稼果樹遭到野豬破壞,群眾反映強烈,這已成為當地林業保護發展的突出問題,也成為各級林長聚焦的重點。秭歸縣將解決野豬等野生動物襲擾群眾生產生活問題作為“林長為群眾辦實事”的重點內容抓落實,成立防控野豬危害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林長辦主任任組長。該縣創新工作方法,通過組建護秋隊伍探索聲響驅趕、試點野生動物致害保險、調整種植結構等方式,減少了野豬致害損失。
目前,宜昌市共有各級林長8132名,今年僅市縣兩級林長就已巡林482次,解決問題200余件。
抓牢森林防火
9月初,為應對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宜昌市林長辦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林長進入臨戰狀態,開展森林防火專項巡林督查,提前部署秋冬季森林防火,筑牢森林防火墻。各級林長迅速安排部署,到各地開展森林防火巡查,督促各地堅持時時設防、處處設防、人人設防,加強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動態監管,確?;馂碾[患清零見底。
今年以來,宜昌嚴格落實防火責任、“六包責任”和“山頭包保責任”,實施七大專項行動和“六查六看六到位”明察暗訪,發現各類隱患問題123個,立即整改103個,消除林區輸配電線路火災隱患28公里。全市森林火災受害率始終控制在0.9‰以下,延續27年無較大以上森林火災紀錄。
推動產業發展
長陽縣以林長制為抓手,源源不斷向社會提供優質生態產品。該縣以康農藥業為龍頭,以獨活、天麻、貝母等為主的林藥基地建設穩中有升。高家堰爭創全國景藝名鎮,火燒坪、賀家坪發展文旅康養產業,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避暑勝地。
秭歸縣已建成高效經濟林基地82.1萬畝,其中臍橙40萬畝、核桃22.3萬畝,人均經濟林2.3畝,人均增收超過1.3萬元。全縣臍橙產業億元村達5個,超過5000萬元的村14個,秭歸臍橙、九畹絲綿茶成為庫區農民增收的“黃金果”“黃金葉”。
近年來,宜昌全面推行林長制,積極探索生態價值轉化機制,持續培育發展林下藥材、花卉苗木、林下經濟、森林康養等林業特色產業。秭歸縣、五峰縣被確定為“兩山”轉化示范縣,資丘飛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發展林下產業、眾贏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林藥種植入選國家林草局林下經濟發展典型案例。2021年,全市林業產業總產值達549億元,同比增長24.7%。
(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